宁东 下放光伏调管权辟并网绿色通道
西班牙白银的发现,并没有使西班牙成为工业化国家,反倒是成全了英国的伟大崛起。
建立特殊时期发债绿色通道,1至4月,公司信用类债券共发行4.6万亿元,同比增长46%。在严峻复杂形势下,我们顶住市场压力,坚持金融市场如期开市,体现了党中央坚定维护市场规则的决心,也表明中国金融市场日益走向成熟,得到了市场参与者的充分肯定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(IMF)等机构的积极评价。
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党的十九大确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,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。引导清算机构、商业银行、非银行支付机构减免手续费,15家全国性商业银行对抗击疫情捐赠款业务一律免收手续费。当前,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,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。3月2日,协调一带一路银行间常态化合作机制(BRBR)发布《支持中国等国家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倡议》,充分肯定我国抗击疫情的巨大努力和有力措施。2020年前4个月,人民币贷款增加8.8万亿元,同比多增1.97万亿元。
对此,中国人民银行大力优化金融资源配置,组织银行机构通过调整区域融资政策、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等方式,加大对疫情影响严重地区和重点企业的金融投放,特别是对旅游娱乐、住宿餐饮、交通运输等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,以及脱贫攻坚、民生就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,落实落细各种优惠政策,畅通融资渠道,降低融资成本,切实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。拨付国库资金是中国人民银行经理国库的法定职责,在抗击疫情非常时期,中国人民银行国库系统进一步提高政府资金拨付效率,与疫情赛跑。还有一个就是上市公司治理结构要能够真正的有效,而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神不似而形似,好像都有了,但是不能真正起作用。
现在的预期,是通过发展资本市场,为中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、进一步推进中国的结构改革和提升我们的发展质量发挥更大作用。这些都是30年来积累的成绩,但我们资本市场的效率和服务能力,还有待提升,要逐步从大到强,可能还需要一个过程。还有就是应该促进他们之间开展合作,发挥各自优势。方法其实就八个字两句话,统一规则,分散决策。
因为当时正好有一个国有股减持,投资人认为你这个市场扩容太大,纷纷用脚投票,恐慌,大家预期极不稳定。我认为首先是制度的问题,基本制度就应该是全流通的,这样才能够克服过去股权分置对资本市场带来的各种制约。
但并不是说试点永远就在科创板,如果这样的话对于资本市场的意义就比较有限了。我们一直呼吁一定要加大处罚力度,但大家也知道,这个处罚不是说你想加大就加大,监管者也要依法监管,所以这也是一个制度性的问题。新和旧也是这样的问题。记者:我们一直在提IPO的发行制度改革,其实历史上有过很多次改革,但始终就走不出一放就乱的怪圈,比如三高问题等等,您认为症结在哪里?注册制会不会解决这个问题? 屠光绍:之前不管是审批还是核准,不管怎么改革,核心问题没变,就是发行上市,是企业和政府博弈,上市以后是投资人与政策博弈,因为都是政府审批或核准的,政府监管部门对企业作实质性审核,所以尽管发行制度在不断改革,也有利于解决一些阶段性的具体问题,但就只能是治标不治本,存在的一些问题依然没有彻底解决,改了这个方面它还是从那个方面冒出来,因为没有改变政府和市场的基本关系。
要意识到,这是一种深刻的变革。那么什么时候真正这一块的市场运行机制建立起来了,中国资本市场就成熟多了。但如果违背市场的力量,块头上去了竞争力并没有增加,甚至会造成内耗。还有一个在监管上怎么能够实现差异化的监管?所有这些问题,比简单推出一个板块,要更复杂。
第一,直接融资的市场化程度更高,当然间接融资它也是市场,但面对的主体不一样,发股票那么多投资人要买才行,怎么让这么多投资人都听你的?没办法统一指挥。记者:当时办证券市场的阻力大不大? 屠光绍:当时筹办证券市场的阻力是不小的,即使办起来的时候也有不同声音,甚至有人说应该把股票市场关掉,为什么?一些情况现在看起来不是问题但当时是很大的问题,比如姓资姓社的问题,搞股票市场会不会导致私有化?特别是后来发生了影响资本市场最大的一个事件——1992年的810事件。
记者:监管层经常说要想办法提高上市公司质量,对此你有什么具体的建议? 屠光绍:提高上市公司质量,靠外在监管、外在的要求、外在的力量,不是最基础的办法,还是要靠上市公司本身。在你看来,资本市场在扶持中小企业和普惠金融方面,应该如何发挥更好的作用? 屠光绍:从融资角度来看,资本市场当然可以发挥一些作用。
还有就是随着不断的开放,中国和全球资本市场形成越来越多的互动,不光是吸引了资金,同时也促进了资源配置的优化。还有一个更间接的,资本市场为这样的一些领头的大公司,成长性非常好的公司提供了成长壮大的渠道,它反过来会带动产业链上很多的小微企业。当时证监会广泛征求社会意见,一共征集了几千条,本人专门来做那些意见的分析收集,为什么这么多?资本市场主体完全不一样,每个人都拿出对自己最有利的办法。五、注册制虽好,还需其他配套跟上 记者: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前不久也推出来了,科创板也将迎来一周年,你认为这一系列资本市场的重大改革,对市场发展的重要意义在哪里? 屠光绍:可以这么说,我认为注册制是30年来资本市场上最重大的改革,因为它把资本市场最基本的、最核心的制度进行了完善,这个是它非常大的意义。当时科创板出来大家来问我的感受,我就说其实我并不关注谁上了科创板,我更关注将来谁退市。如我前面所言,决定办资本市场的时候,如果你是搞私有化的话,那就意味着你可能很难迈过这一关。
正是以这样的螺旋式上升的方式,A股市场已然成长为全球第二大证券市场。第三,资本市场要求的市场中介服务更多。
但反过来,资本市场在投资这个角度,可能可以发挥更多作用。虽然从后面来看,它不合理,对市场发展产生了重大制约,但从资本市场建立来看,它又是合理的,它解决了股市出生的难题。
现在注册制的改革,其实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,现在的核心是注册制能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执行。事实表明,这个方法是可行的,在各个方面的努力下,两年左右的时间,基本解决了股权分置这个股票市场的一个大问题。
所以公司有问题了你能不能退?这是我最关心的,这就是制度变革。所以当时确实一直存在这个问题:中国应不应该、能不能搞股票市场?克服这个阻力是靠中央的决心勇气和智慧,搞市场经济就应该发展股市,特别是邓小平同志提出应该允许试、可以再看看、不要过早下结论,结果是股票市场继续办,这就是小平同志的伟大之处。大的雏形已经具备了,目前有主板、中小板、创业板、科创板、新三板,还有四板……但还要进一步完善,不是简单设一个板块,不同层次在法律监管、交易方式、融资方式以及在投资人适当性等方面,都应逐步体现出不同的层次匹配,这样才能真正使它的不同层次功能得到充分体现。本土机构并不是说就没有机会,因为本土机构相对于外来的机构,对本土市场还是熟悉,关键是真正能够发挥出优势。
到现在,对资本市场的重要性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,对完善中国金融体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,在金融供给侧改革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。比如得有一定的规范,你的财务制度,你的经营得有稳定性等等。
否则会牺牲资本市场自身的市场机制和功能,将来资本市场的长远发展会受到影响。每个企业的都不一样,怎么定价?统一定价行吗?不行的,所以首先要统一规则,规则核心就是保护中小投资人,同时又不能让国有资产流失。
培养证券的航母,这个应该是有必要的,但关键问题是以怎样的方式,我认为最好是以市场选择为主,再加上政府的引导。记者:科创板它还是有一个行业的属性要求,但创业板这块是没有的,未来创业板一旦实施注册制,它会不会对科创板的发展形成制约? 屠光绍:从顶层设计来看,是先科创板,再到创业板,将来还可能扩展到其他的板块。
所以既要看到股权分置问题解决了对资本市场的好处,还要看到解决这个问题本身用了什么办法,我认为后者意义更大,因为方法对了既可以解决具体问题,又为其他的市场化改革起到方法论借鉴作用。随着多层次市场的建设,有更多企业可以通过进入到不同层次的资本市场,通过不同方式来为他的融资服务。但也不要走另一个极端,毕竟资本市场有一定门槛,特别是小微企业,不一定具备运作资本市场的能力,还是要量力而行。四、提高直接融资要在体制机制上下功夫 记者:关于提高直接融资这些年也提得比较多,资本市场被赋予了很高的期望,但进展一直比较慢,你认为问题出在哪? 屠光绍:它绝对不是简单的数量变化,所谓的间接融资下降多少,直接融资升高多少,不是这么简单。
我认为证券法做了很大的改进,加大了处罚力度。所以,资本市场所要求的不光是市场机制,市场化程度,还包括了你整个的服务体系,股票投资人直接会有损失的风险,所以对市场的发育程度、体系配套等要求更高,这些方面我们还有短板和不足。
810事件的另一个产物,就是把证监会建起来,有专门的监管部门来行使对资本市场的监管。所以也并不是说注册制一出来,它的作用马上就全部显现,还需要各个方面的配套、各方面的成熟来和注册制相配合,这样注册制才能够真正起到基础性的作用。
但从资本大国到资本强国,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屠光绍:违法违规行为处罚力度不够,一直是困扰中国资本市场也是困扰监管部门的一个老大难问题。
最新留言